&esp;&esp;“历史本身不应该有任何立场,它最大的意义就是记录过往,让后人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。”
&esp;&esp;“但写书的人有立场,难免会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同一件事情,就有了不同的版本。”
&esp;&esp;“正如宋太祖和宋太宗之事,同样的兄终弟及。”
&esp;&esp;“有人认为是兄友弟恭,也有人认为充满了阴谋。”
&esp;&esp;“可不论他们如何理解,最基本的事实都无法改变。”
&esp;&esp;“那就是四百年前出现过两个人,分别是宋太祖和宋太宗,他们做过兄终弟及之事。”
&esp;&esp;“这就是历史的意义。”
&esp;&esp;方孝孺露出若有所思之色,但嘴上依然强硬的道:
&esp;&esp;“可这么多版本,总有一个是真的,我要做的就是把真相找出来告诉世人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笑了笑,问道:“真相是什么?”
&esp;&esp;“你是想把真相告诉世人,还是想把你的思想告诉世人?想清楚了再回答我。”
&esp;&esp;方孝孺再次激动起来:“这不是你教我的吗?为什么他们可以,我不行?”
&esp;&esp;陈景恪颔首肯定的道:“你当然也可以,但你的方法错了?”
&esp;&esp;方孝孺愤怒的道:“我哪里错了,我只是在宣扬我的看法,为什么他们不信我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很想回怼一句,别人为何要信你?
&esp;&esp;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说,而是道:“我给你讲个故事吧。”
&esp;&esp;“大约在战国时期,西方有个国家叫希腊……这个国家有一个人叫第欧根尼……”
&esp;&esp;“他的家族因为制造假币,被朝廷查抄。”
&esp;&esp;“他的老师因此很不喜欢他,用手杖打他,想把他驱逐……”
&esp;&esp;“他依然坚持向学……”
&esp;&esp;“有一天他突然顿悟,为什么我会因为钱财、华服、美食、他人的赞美而高兴呢?”
&esp;&esp;“如果抛弃这些,我依然能感到高兴,依然初心不改……”
&esp;&esp;“那我将获得最简单的真善美,灵魂得到最大的自由。”
&esp;&esp;“于是他穿上破旧的衣服,在大街上撒尿,像狗一样在地上吃饭,每天住在收敛死人的大翁里……”
&esp;&esp;第113章 你挡着我的阳光了
&esp;&esp;方孝孺一开始很不耐烦,当听到第欧根尼的行为,态度就变了。
&esp;&esp;他感觉自己好像找到了知音。
&esp;&esp;陈景恪没有理他,依然缓缓讲着自己的故事:
&esp;&esp;“第欧根尼的行为遭到了大家的唾弃,所有人都不理解他谩骂他,而他从来都不解释……”
&esp;&esp;方孝孺忍不住了,问道:“为何,他为何不趁机向世人宣扬自己的道?”
&esp;&esp;陈景恪回道:“道自在心中,何须宣扬?”
&esp;&esp;“他做这些,只是单纯为了践行自己的道。”
&esp;&esp;“而不是通过怪异行为,引起别人的注意,然后宣扬自己的道。”
&esp;&esp;方孝孺沉默了。
&esp;&esp;他的怪异表现,其实有很大一部分,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,然后趁机宣扬自己的想法。
&esp;&esp;两相比较起来,那位第欧根尼的境界,远远超过了他。
&esp;&esp;陈景恪见他不再说话,就继续讲道:
&esp;&esp;“慢慢的,开始有人去了解他,并发现了他的道,然后受他感染加入进来。”
&esp;&esp;“这些人还自发的替他宣扬他的道。”
&esp;&esp;“而他自己对此向来不屑一顾,依然自顾自的践行自己的道。”
&esp;&esp;“甚至他还化身乞丐,游历全国。”
&esp;&esp;“他的名声越来越响,了解他的道的人越来越多,追随他的人也越来越多。”
&esp;&esp;“但更多的质疑声,也随之而来。”
&esp;&esp;“很多人都认为,他是因为失去了这一切,才故作大度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他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