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“你有标儿帮忙,但后世子孙就一定能父子和谐吗?”
&esp;&esp;“况且时代在变,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,皇帝是忙不过来的。”
&esp;&esp;“以标儿的性格,如果不是实在忙不过来,他又怎会逆着你的意思强化内阁?”
&esp;&esp;朱元璋沉默良久,才说道:“可是陈景恪也说了,咱废除丞相制是符合历史潮流的。”
&esp;&esp;马皇后摇摇头,说道:“你并没有真正了解他这句话的含义啊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不服气的道:“你莫要骗咱,这还能有什么深意?”
&esp;&esp;第286章 中央不是皇帝
&esp;&esp;马皇后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问道:“你好好想想,景恪的原话是什么。”
&esp;&esp;这句话显露出来的风格实在太熟悉了,完全是陈景恪的习惯。
&esp;&esp;只能说,她也受到了陈景恪的影响。
&esp;&esp;讲道理的时候不是直接说答案,而是引导。
&esp;&esp;朱元璋回忆了一下,说道:“历史发展是中央集权的过程,也是君主权威增强的过程。”
&esp;&esp;马皇后说道:“对,可是这句话的重点在哪?不是君主权威增强,而是中央集权。”
&esp;&esp;“中央是什么?是统治国家的最高衙门。”
&esp;&esp;“天子是国家的君主,是中央的最高决策者。”
&esp;&esp;“中央的权力增强,使得天子的权威增强。”
&esp;&esp;“在这句话里,天子只是中央集团的受益者而已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眉头紧皱,他不喜欢这个答案,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事实。
&esp;&esp;“那他为何还要说咱废除丞相是正确的?”
&esp;&esp;马皇后说道:“因为一个大中央只能有一个决策者,如此才能更好的施行政策,能更好的协调全国的资源。”
&esp;&esp;“只是以前朝廷有两套班子。”
&esp;&esp;“一套是以天子为主的内臣体系,一套是以丞相为首的丞相府。”
&esp;&esp;“丞相在法理上拥有极大的决策权,完全可以视作是半个君主。”
&esp;&esp;“汉朝时期的丞相权势最大,祭祀天地时,皇帝是主持人,丞相是副主持。”
&esp;&esp;“天子的命令没有丞相背书,在法理上就不具备合法性。”
&esp;&esp;“丞相可以不用请示皇帝自己任命官员。”
&esp;&esp;“田蚡曾经将一个白身,直接提拔为九卿高官,整个朝堂几乎都是他提拔的官员。”
&esp;&esp;“面对这种情况,汉武帝纵使不满,也只能说我也想任命几个官员,你给我留几个位置。”
&esp;&esp;“为什么?因为这是法礼赋予丞相的权力。”
&esp;&esp;“皇帝可以废除丞相,却无法剥夺丞相府的权力。”
&esp;&esp;“到了隋唐时期,丞相的权力遭到了极大的削弱。”
&esp;&esp;“首先是对官员的任命,只有提名权,没有任命权。”
&esp;&esp;“也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,祭祀天地的资格也被剥夺,副主持换成了太子。”
&esp;&esp;“但在政务上,丞相府依然拥有极大的自主权。”
&esp;&esp;“他们可以不用请示皇帝,对许多政务做出决策。”
&esp;&esp;“所以,中央依然有两个声音。”
&esp;&esp;“皇帝强势了,丞相府的声音就弱。”
&esp;&esp;“皇帝弱势了,丞相府的声音就大。”
&esp;&esp;“皇权与相权争执不断,这不利于国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。”
&esp;&esp;“你废除丞相,实现大权独揽,从此朝廷就只有一个决策者。”
&esp;&esp;“朝廷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中央。”
&esp;&esp;“大中央的好处显而易见,这些年的制度变革是何等的激烈。”
&esp;&esp;“换成任何一个朝代,都会引起轩然大波,引起激烈的党争。”
&esp;&esp;“可是在大明却都得到了执行。”
&esp;&esp;朱元璋更加疑惑:“既然有如此多的好处,为何还要强化内阁?”
&esp;&esp;马皇后白了他一眼,道:“说点你不喜欢听的,你以为你制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