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“韩国公所言不无道理,然新政已经经不起折腾了。”
&esp;&esp;“再折腾下去,耽误时间不说,好好的政策就变成害民之策了。”
&esp;&esp;“如果万民对新政产生误解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&esp;&esp;清流:啊对对对,邱学士简直就是我们的嘴替,要严惩。
&esp;&esp;利益相关群体,则期盼的看向李善长,我们的嘴替该你上场了。
&esp;&esp;李善长反驳道:“诸公在淡马锡置办产业,何尝不是对朝廷新政的支持。”
&esp;&esp;“我相信,以后他们依然会一如既往的支持新政。”
&esp;&esp;“且有了这次的教训,他们将会更明白如何支持新政。”
&esp;&esp;“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,陛下何不再给他们一次机会?”
&esp;&esp;“如果他们再犯,届时无论陛下如何处置,相信他们都不会有任何怨言。”
&esp;&esp;利益相关群体:韩国公说的太对了,我们……那些人一定会继续支持新政的。
&esp;&esp;请陛下一定要相信他们,就给他们一次机会吧。
&esp;&esp;经过一番争论之后,朱标的态度逐渐倾向于李善长。
&esp;&esp;最终他下达了一条命令:“将这些罪证全部拉到殿外当众焚毁……”
&esp;&esp;然后他看着群臣,严厉的道:“希望诸卿牢记今日之言,若再让朕发现谁阻挠新政施行,严惩不怠。”
&esp;&esp;清流很是不愿,却也没有办法。
&esp;&esp;利益相关群体则是大喜,纷纷表示一定牢记皇恩支持新政。
&esp;&esp;淡马锡之事就此落下帷幕,算得上是轻拿轻放了。
&esp;&esp;接下来,朱标下令在淡马锡设置特区,并将特区的性质大致讲了一遍。
&esp;&esp;设立一个全新的行政区域,还给予如此多的特权,放在以前必然会遭到群臣反对。
&esp;&esp;即便是改革派也认为有些激进了。
&esp;&esp;但今天,只有部分清流站出来反对,大多数人都表示了支持。
&esp;&esp;至于原因……看看外面正在焚烧的罪证就懂了。
&esp;&esp;特区的官员任命,也当场确定下来。
&esp;&esp;傅安担任特区总督,又有五名内阁行走分别担任不同的要职。
&esp;&esp;从特区的设立和总督等官员的任命,让群臣意识到朝廷对淡马锡的重视。
&esp;&esp;事实上这就是一句废话,为了给特区扫清障碍,一口气杀了九万人,已经证明朝廷有多重视此事了。
&esp;&esp;早朝结束的时候,那几大箱子证据也全部化为灰烬。
&esp;&esp;至于皇帝是不是留了备份,大家并不担心,就算没烧又能如何?
&esp;&esp;摆出这副姿态就说明既往不咎。
&esp;&esp;如果事后再拿出证据,说要清算淡马锡岛的事情,就算是清流也会站出来反对的。
&esp;&esp;皇帝失信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。
&esp;&esp;什么叫金口玉言,什么叫一言九鼎?
&esp;&esp;不仅仅是指皇帝权势大,一句话就能改变很多东西。
&esp;&esp;还有一层意思是,皇帝的话一旦出口不容反悔。
&esp;&esp;有些话你可以不说,甚至可以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话进行误导,绝不能直接说谎。
&esp;&esp;只要不是那种特别荒唐的皇帝,一般不会干出食言而肥的事情。
&esp;&esp;当然,对待敌国除外。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
&esp;&esp;乾清宫。
&esp;&esp;退朝之后,朱标、朱雄英、陈景恪、李善长等人齐聚一堂。
&esp;&esp;李善长和邱广安两人交头接耳,丝毫没有朝堂上针锋相对的样子。
&esp;&esp;朱雄英感慨的道:“韩国公和邱学士演的一手好戏啊,若非知道真相,我定然以为两人水火不容。”
&esp;&esp;陈景恪笑道:“这就叫姜还是老的辣。”
&esp;&esp;众人也都大笑不已。
&esp;&esp;方才两人在朝堂上确实是演戏,目的自然是将话题扯到新政上去,逼迫那些利益相关人表态支持新政。
&esp;&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