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BL耽美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5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25章(2 / 2)

得到重用。

&esp;&esp;关键,这是陈景恪派他去的。

&esp;&esp;说的更直白点,陈景恪有意将他往西域问题专家方面培养。

&esp;&esp;只要他做的不差,将来是必然能重回朝堂的。

&esp;&esp;所以对他来说,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。

&esp;&esp;“原来如此,恭喜杨兄……”

&esp;&esp;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一点。

&esp;&esp;当杨荣要去西域当参军事的消息传开后,不知道多少人在背地里看笑话。

&esp;&esp;之前许多和他关系不错的人,态度也变得冷淡起来。

&esp;&esp;在他出发这天,前来送行的人,除了杨溥等好友之外,竟然只有杨士奇等寥寥数人。

&esp;&esp;其余内阁行走,连句关切的话都没有。

&esp;&esp;这让杨荣认识到了什么叫人情冷暖。
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

&esp;&esp;就在杨荣出发后不久,大明周报刊登了一篇文章。

&esp;&esp;治心治事。

&esp;&esp;内容就是陈景恪之前给内阁官员讲的那些。

&esp;&esp;后面还带着许多内阁行走的策论,全都是关于此事的看法。

&esp;&esp;这份报纸一出,自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。

&esp;&esp;反应迟钝的,还在想着陈景恪又弄出什么新思想了?

&esp;&esp;反应快的已经察觉到,这是变革的号角。

&esp;&esp;第493章 绝对权力

&esp;&esp;大明周报连续四期,都是关于管事与管人的讨论。

&esp;&esp;更加坐实了之前的猜测,这就是变革的号角。

&esp;&esp;不出意外,此事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。

&esp;&esp;各路人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,有人支持,也有人反对,也有人无所谓。

&esp;&esp;但各大学派却都在积极响应,为这次变革摇旗呐喊。

&esp;&esp;作为显学的理学被打压,大明出现了思想空白。

&esp;&esp;这么说也不准确,陈景恪的大同思想,将会是朝廷扶持的主流。

&esp;&esp;但一是大同思想出现的太晚,二来但陈景恪并没有搞唯我独尊,而是给各派都留下了生存空间。

&esp;&esp;各派都想抓住这个机会,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。

&esp;&esp;变革就是最大的变数,也是他们的机会,自然不能错过。

&esp;&esp;朝廷摆明车马要变革,那他们想上车,就必须支持变革。

&esp;&esp;别看之前这些小学派被理学压的很惨,但不能因此就小瞧他们的影响力。

&esp;&esp;在局部地区,他们的学说影响力是非常大的。

&esp;&esp;比如横渠先生张载,他主要在关中活动讲学,所以他的学说在关中的影响力甚至超过理学。

&esp;&esp;其他地方,也有类似的‘本土’思想,影响力都不可小觑。

&esp;&esp;只不过,他们的思想一般存在某些缺陷,无法获得大多数人的普遍认同。

&esp;&esp;理学的优点就是,更加全面更加深入,最后获得了普世的机会。

&esp;&esp;但即便是理学最昌盛的年代,那些小学派在‘本土’依然非常活跃,拥有巨大的影响力。

&esp;&esp;这种情况有好处,那就是思想界比较活跃,会诞生无数的学者、文化名人。

&esp;&esp;坏处就是,容易造成思想混乱。

&esp;&esp;前世大明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呢?

&esp;&esp;老朱的方法简单粗暴,他下令科举以朱子传注为唯一答案。

&esp;&esp;朱棣进一步整理出了朱子注释版《四书五经大全》,要求科举必须以此为答案。

&esp;&esp;这么做,彻底扼杀了小学派的生存空间,迅速统一了思想界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