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BL耽美>情欲小说>大唐天将军> 大唐天将军 第154章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唐天将军 第154章(2 / 3)

的邀,就算应邀也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到任。

&esp;&esp;如果可以,李瑄想给一个刘单一个判官名额,让他帮自己处理日常事务。

&esp;&esp;否则一旦出征,连个留后的都没有。

&esp;&esp;第114章 幕府班底

&esp;&esp;“拜见李帅!”

&esp;&esp;刘单入府衙正堂后,恭敬向李瑄一拜。

&esp;&esp;他今年已经三十四岁。

&esp;&esp;二十多年寒窗苦读,才为状元第一。但科举进士,也并非平步青云,只是有基础而已。

&esp;&esp;因为科举是举士,“进士”,是成为士。

&esp;&esp;刘单还要进行三年的守选期,到时候通过吏部铨为文官,或者通过兵部铨选为武官。

&esp;&esp;许多文人早早中进士,却在铨选上一直不合格。

&esp;&esp;选人冗冗,甚于羊群,吏部喧喧,多于蚁聚。这是对文人求官的情形描述。

&esp;&esp;太平盛世,文人们无不渴望官职,但士人太多,数十人可能竞争一个芝麻大小的官吏。

&esp;&esp;别说进士。连门荫入仕都要排队。

&esp;&esp;以往父祖五品官,子弟萌荫。现在祖辈当过三品以上职事官,才能为后辈寻一个好差事。

&esp;&esp;刘单考中状元后,在长安等待大半年,对于李瑄的名声,他如雷贯耳。

&esp;&esp;长安传出李瑄拜为上将后,他立刻赶至陇右,希望能在幕府任一官半职。

&esp;&esp;“郎君为状元,只此一点,便名留青史。郎君所作之诗,雄阔、壮丽,似有边塞之风,为我写诗者多矣,未能达到如此风度。”

&esp;&esp;李瑄请刘单起身。

&esp;&esp;作为穿越者,他能提前预见宰相,也能知道哪些宰相是花架子。

&esp;&esp;那些宰相现在还很年轻,甚为五斗米折腰,正是李瑄召入幕府的好时机。

&esp;&esp;刘单虽未至相,但官至侍郎,也算非同一般了。

&esp;&esp;“和李帅相比,我所寻之诗为末学,难登大雅之堂。”

&esp;&esp;刘单再次一礼,他写诗只是赞述李瑄的功绩,表达自己的志向,希望李瑄能举荐他。

&esp;&esp;李瑄的诗名动天下,他哪能去比较。

&esp;&esp;“我准备将河源军使王难得调往临洮军任大使,将安人军副使荔非元礼举荐为河源军使。王难得和荔非元礼,都是骁勇善战之辈,帮我写一下这样的军文。”

&esp;&esp;李瑄与刘单谈论一刻钟后,直接向他考验。

&esp;&esp;不一会儿,刘单就在座前将两份文书写完。

&esp;&esp;李瑄细细观看,第一眼看到刘单的字迹刚劲有力,飘逸俊美,不愧是状元,不但会画画,字写得也好。

&esp;&esp;再看内容,刘单明显是有备而来,荔非元礼当前名不见经传,所以刘单描写浅薄,这也正常,李瑄之前也不知道荔非元礼在军中。毕竟陇右军有十几个军使、守捉使。

&esp;&esp;但刘单对王难得的描写十分细致,看起来是做足功课。

&esp;&esp;“不错!假如我明天率部出塞,在苦拔海东面五十里与一队吐蕃骑兵遭遇,经过半日苦战,斩首一千,俘三百。我军伤亡五百。我要将战果呈奏圣人,请写下这份军报!”

&esp;&esp;李瑄又向刘单下达考验。

&esp;&esp;只用两刻钟时间,刘单就将这份战报拟成。

&esp;&esp;内容条理分明,战况清晰,李瑄讲述的,都有描写。

&esp;&esp;如果刘单随军去,一定能写得更细致。

&esp;&esp;接下来,李瑄口头询问。

&esp;&esp;如军与军之间出现矛盾,将与将之间发生纠纷,军中的操训,还有一些佐理事务。

&esp;&esp;刘单回答还算让李瑄满意。

&esp;&esp;在另一个判官还未赴任前,刘单应该可以帮助他稳定住后方。

&esp;&esp;以后刘晏,或者其他判官到任后,李瑄会任刘单为随军判官,与掌书记一起,记录军机。

&esp;&esp;“听君回答,应是大才。我幕府判官有二,一为主事,二为随军。刘五你今后就当我的随军判官吧,你虽是状元,未有资历,我举荐你为左武卫中候,秩正七品下。”

&esp;&esp;刘单族中排行第五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