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大军的河西、陇右节度使,要出现什么事情,李隆基必把豪强当成叛逆活剐了。
&esp;&esp;“是谁告密豪强要伏击我的?”
&esp;&esp;李瑄问刘晏。
&esp;&esp;“是一名豪强的佃农,豪强人手不够,在佃农中召信得过的人。据说是河西那边的大族,告知您即将回来!”刘晏向李瑄回答道。
&esp;&esp;“抄了豪强家后,赏赐那名佃农两百亩田地!”
&esp;&esp;李瑄点头。
&esp;&esp;以他现在在陇右的威望,哪怕是依附于豪强的佃农,也会信任支持他。
&esp;&esp;“吐蕃最近如何?”
&esp;&esp;李瑄与刘晏进城的时候,又问他军事。
&esp;&esp;“吐蕃自末·结桑东则布携带金银珠宝前往长安后,一直克制。他们的巡逻兵,平时屡屡入我唐境,现在却不再踏入。连赤岭下的无边旷野,都不见吐蕃骑兵的踪迹,仿佛石堡城不存在一样。”刘晏告知李瑄。
&esp;&esp;“吐蕃收起利爪,不露獠牙,看来他们真想休养生息!”
&esp;&esp;李瑄笑了一声。
&esp;&esp;但他偏不会给吐蕃机会。
&esp;&esp;等秋高马肥之际,就是下一次大战之时。
&esp;&esp;回城以后,李瑄先到兵甲作坊观察陌刀军盔甲的打造情况。
&esp;&esp;河西的工匠,在一个月前,到达陇右。
&esp;&esp;计划六月之前,就能将一千套带有面具的盔甲,包括特制的内甲打造完毕。
&esp;&esp;陌刀的数量已足。
&esp;&esp;但需要备用陌刀。
&esp;&esp;除了丘山铁矿,河西还有两个铁矿。
&esp;&esp;李瑄派人监察,将好铁运到湟水城。
&esp;&esp;在城外,扩充后的临洮军,两万士兵已经就绪。
&esp;&esp;除了农耕时间,隔日一训。
&esp;&esp;陌刀战术,重甲强弩战术,轻骑与精骑的配合,都是操练的项目。
&esp;&esp;李瑄必会用一次战斗,证明多马骑兵的机动能力!
&esp;&esp;在湟水仅仅五天,李瑄就启程至长安。
&esp;&esp;现在战场主动权掌握在李瑄手中,吐蕃正向长安求和,发生战斗的概率很小。
&esp;&esp;如果有战事,刘晏为留后,配合高秀岩、王难得处理。
&esp;&esp;有大战的征兆,八百里加急,李瑄会立刻赶回来。
&esp;&esp;李瑄这一次去长安,是李隆基召见,李瑄不能不听,否则会引起李隆基的怀疑。
&esp;&esp;回长安时,李瑄只带罗兴、廖十三等十名亲卫,带二百名亲卫进不去长安城。
&esp;&esp;由薛错带领剩下亲卫,在节度使府衙日常训练长兵器技击。
&esp;&esp;李瑄先行一步,后面搜刮武威郡、西平郡豪强的珠宝,会由郡兵押解至长安。
&esp;&esp;一人四马全速奔驰,四月初,李瑄到达长安。
&esp;&esp;第144章 杨钊的野望,李隆基召见
&esp;&esp;长安城南,启夏门前。
&esp;&esp;“终于到达长安了,我杨钊一定可以出人头地,真正富贵!”
&esp;&esp;一名穿着宽袍的男子看着人行如织的大门,目光炽热。
&esp;&esp;他看起来三十多岁,身材高大,面白多须,他身后有一辆车队,由奴仆护卫。
&esp;&esp;但他现在需要排队,接受金吾卫的身份检查和货物检验。
&esp;&esp;“唉!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!早知道就不从启夏门通过了。”
&esp;&esp;只是等了半个时辰,都远远未排到他,杨钊沮丧地抱怨一声,觉得自己选错门了。
&esp;&esp;“老兄,看你是第一次押送货物来长安吧!城东的开远门、金光门、延平门靠近西市,最为拥堵。城西靠近禁中,春明门不允许走货,通化门,延兴门靠近东市,查得更严格。我们左边的明德门,可是连通天街,你觉得那里容易通过吗?耐心等等吧,再过一个多时辰,我们必可通过。”
&esp;&esp;排在杨钊前面的一名商人,看杨钊颇有气质,就向他回应一句。
&esp;&esp;“要是进入长安,不用被搜查,不用排队就好了!”
&esp;&esp;杨钊感叹一声。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