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也低估大唐军制改革后的强大。
&esp;&esp;唐军铁骑与轻骑始终不乱,坦然应对室韦骑兵的冲击。
&esp;&esp;轻骑与铁骑配合,形成一个“袋子”,使室韦骑兵钻进去。
&esp;&esp;远方骑兵抛射。
&esp;&esp;近处士卒掩杀。
&esp;&esp;战力、军心、兵甲、人数。
&esp;&esp;室韦远远落后于大唐。
&esp;&esp;“咚咚咚……”
&esp;&esp;在催动人心的战鼓声中,室韦节节败退。
&esp;&esp;虽然唐军的重甲骑兵已经掉头向两侧,但唐军的铁骑更加灵活,更容易在大乱之中,斩杀室韦骑兵。
&esp;&esp;站在高处远眺,就会发现一层又一层的唐军,将室韦骑兵牢牢地困在涑沫江畔。
&esp;&esp;始终有一队唐军骑兵在外围戒备,防止室韦骑兵突围出去。
&esp;&esp;室韦骑兵坚定起来的意志,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碎。
&esp;&esp;“噗通!”
&esp;&esp;等日昳之时,第一个跃马入涑沫江的室韦骑兵出现。
&esp;&esp;凶狠的唐军,使他以为死在战场比淹死更可怕。
&esp;&esp;这也使一些会游泳的室韦骑兵向涑沫江奔驰。
&esp;&esp;更有骑兵开始抢夺羊皮筏,刀兵相向。
&esp;&esp;莫贺咄已经无能为力。
&esp;&esp;因为有一队铁骑,正在进攻他的近卫军。
&esp;&esp;莫贺咄在护卫下漫无目的地奔跑。
&esp;&esp;“大酋长,请您立刻渡江……”
&esp;&esp;近卫长知道近卫军坚持不了多久,趁唐军还没有杀到涑沫江边,大酋长应该渡过涑沫江。
&esp;&esp;自唐军出现的那一刻,他们就失去胜利的希望。
&esp;&esp;苦苦挣扎,不过是寻求那一丝渺茫。
&esp;&esp;“我回去怎么向族人交代?”
&esp;&esp;莫贺咄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岭北乡亲父老。
&esp;&esp;为安禄山出兵,全军覆没。
&esp;&esp;为渤海国出兵,再次全军覆没。
&esp;&esp;部落里只剩下老弱妇孺,他不再是大酋长了。
&esp;&esp;唐军也不可能放过室韦。
&esp;&esp;“即便如此,您也要回去主持大局。族人必须向西北迁徙,躲避大祸。”
&esp;&esp;近卫长继续劝说,用大义和责任去安慰莫贺咄。
&esp;&esp;此战不是他们室韦的过错,是唐军太奸诈了。
&esp;&esp;“唉!也只能如此了。”
&esp;&esp;想到室韦面临生死存亡,莫贺咄决心回到部落。
&esp;&esp;一旦唐军战胜渤海国,他们就立刻西迁。
&esp;&esp;即便是苦寒之地也要迁。
&esp;&esp;在亲卫的护卫下,莫贺咄来到涑沫江边。
&esp;&esp;他的亲卫提前准备有羊皮筏,可供莫贺咄逃跑。
&esp;&esp;许多室韦骑兵目睹莫贺咄丢弃他们逃跑,那些怀着拼死斗志的士卒气势大泄。
&esp;&esp;他们的勇气在这一刻荡然无存。
&esp;&esp;还有那些本就畏惧的士卒,他们纷纷丢下兵器,下马跪地求饶。
&esp;&esp;河畔边没抢到羊皮筏的室韦士卒在唐骑到来之前,也选择投降。
&esp;&esp;大酋长莫贺咄渡过涑沫江的时候,泪流满面地看着此番场景。
&esp;&esp;还有为羊皮筏自相残杀,流淌的红色江水。
&esp;&esp;恍惚间,他已经分不清江水是向北流,还是向南流。
&esp;&esp;他也是懦夫,没资格苛责。
&esp;&esp;只能带着不到千人的残部,向北逃遁。
&esp;&esp;大兴安岭南面的部落为契丹。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