显然也是个好办法,但是这个方法的前提,必须得是盛世繁荣,国库有钱,唯有盛世之下,才会有赋税减少的情况。
&esp;&esp;从原先的按照登记在册的户籍人口纳税,变成按照土地纳税,那得丈量全国土地,得重新统计,需要大量的会丈量、计算土地的人才,工作量大到一旦提出来,户部的两位尚书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程度。
&esp;&esp;康熙揉了揉眉心,看胤礽写的奏折是一种享受又是一种折磨,因为他总能想到方方便便的解决办法,并且每一项都具有实际操作价值,可偏偏冒进而无顾忌,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,从未想过会面临什么样的麻烦,又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麻烦。
&esp;&esp;康熙将胤礽的奏折压下了,召他过来,语重心长地劝他:“‘治国如烹小鲜’,保成所提之事,一时半会儿没有个准备,就显得冒进而失了分寸。”
&esp;&esp;胤礽眼睛一亮:“那若是现在做准备呢?”
&esp;&esp;“早一点准备,就能早一点达到目标,汗阿玛,越是留着不做,日后隐患才会越大,户部若是缺人,不如多招一些精通此道之士来做准备呢?”
&esp;&esp;康熙深思起来:保成所提之事,若在盛世推行,当可为之。
&esp;&esp;“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想要做的是什么,”康熙暗含警告:“你若是又忘记了道德经中的话,不如将它去抄上一百遍。”
&esp;&esp;胤礽笑着道:“汗阿玛,儿臣的研究所也缺人,研究所里,也不要那些只会写文章的文官来做事。而且儿臣听说您打算等拿回台湾后就开放海禁了,海禁一放,与外边的贸易往来就多,国家财富能够靠关税来积累,管理也要跟上不是,您总得招人的。”
&esp;&esp;“哪一位官员在考科举的时候,不是将八股文当做‘敲门砖’在用?等考上了以后,他们才熟悉该做的事情,而之前将大时间耗费在培养人做文章来应试上,那太浪费了。儿臣在礼部待得越久,越是清晰明白这些,您批阅的奏折也没见有谁写八股文给您,那该有多枯燥宣教啊!”
&esp;&esp;胤礽见汗阿玛拆穿了自己,也就不掩饰了,他喜欢将自己的想法摊开来说,也喜欢与汗阿玛讨论政务的感觉,那感觉不仅仅是汗阿玛在影响着他,他也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汗阿玛,父子二人求同存异,这就是这对天家父子之间的相处之道。
&esp;&esp;“莫要操之过急,”胤礽有着年少的冲劲,康熙自己也正在最年轻力壮的时候。
&esp;&esp;帝王自认沉稳掌舵大局,他并未拿到朝堂之上去说,而是召集内阁重臣们前来商议增开特别科之事。
&esp;&esp;胤礽冲围观的小美眨眨眼:耶!
&esp;&esp;【大朋友的爸爸刚刚奔三,还有冲劲呢,你提出来的大方向上没错,他会答应也在情理之中哒!】
&esp;&esp;小美抖了抖老虎须,小心翼翼又问胤礽。
&esp;&esp;【四弟弟的异样,大朋友打算怎么处理呢?】
&esp;&esp;“摊丁入亩”这个政策是在雍正年间设置的,是胤禛一手弄出来的税收改革,并且还顺利实行下去了。
&esp;&esp;现在倒是因为大朋友的操作,让“摊丁入亩”之策提前出现在了康熙御前。
&esp;&esp;小美并不关心国家大事,它只关心胤禛的死活。
&esp;&esp;【要是让大朋友的爸爸知道了四弟弟的异样,四弟弟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呀?】
&esp;&esp;还有哪一个系统会像它那么惨,不仅要操心大朋友,还要操心胤禛的小命。
&esp;&esp;胤礽:四弟弟会表现出来这些,他就是料准了孤会为他保密了,小美笨笨。
&esp;&esp;【小美觉得,大朋友还是与四弟弟沟通一下比较好。】
&esp;&esp;胤礽:孤也正有此意。
&esp;&esp;要不是之前问小美时它哭声嘶哑,胤礽也不会至今都没有去单独与胤禛说说话。
&esp;&esp;这回听小美主动提出让他与四弟弟沟通,胤礽果真去找了胤禛。
&esp;&esp;他们兄弟二人摒退了所有人,关起门来说话,门外不仅有徐嬷嬷警惕放风,还有小美在屋内为他们的会面做全方位的保护,为的就是让他们之间的沟通不会有任何只言片语走漏出去。
&esp;&esp;胤礽坐在胤禛对面,边喝茶,边说道:“既然四弟弟已经不打算装了,不妨直言,孤也想要知道,你还是不是孤的好弟弟。”
&esp;&esp;胤礽表现的越是轻松,胤禛越是神情严肃,他感觉到了从太子身上散发出来的无形压迫,心中知晓:能不能成,在此一举。
&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