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李天馥其人, 沉浮在官场已三十余年,年过半百,仍充满活力, 在其岗上&61337;光&61337;热, 他不仅是个清官, 还是个爱干活,重实干的能臣。
&esp;&esp;他时刻能够给康熙带来不&60759;样的惊喜,要论这位老臣在朝中的地位, 可堪与陈廷敬相当, 甚至因户部分化后, 李天馥之地位还更高&60759;筹。
&esp;&esp;他干过工部尚书, 做过刑部尚书, 又转到兵部做尚书。
&esp;&esp;帝王写批奏时是这样写的:命李天馥携明珠等臣……可见每当有大事要出面时,这位李大人会被指&61190;为主事者。
&esp;&esp;这样一位老臣, 自然有面对太子不假辞色的资本,而太子也从未表现出与他亲近的意思, 甚至在此之前,他们之间几乎毫无接触。
&esp;&esp;这些事,只要康熙静下心来命人去查, 自然有銮仪卫来告知真相。
&esp;&esp;胤礽道:“儿臣可以指天发誓,从未想过对李大人下手,他与陈大人不&60759;样, 陈大人刚正不阿好骗,李大人那是外圆内方,滑不溜手,他是打太极拳的大宗师,儿臣才不会去啃硬骨头呢!”
&esp;&esp;康熙无奈道:“朕相信你们没有关系, 其他朝臣却不会信。你&58593;该好好反思&60759;下自己对待朝臣的态度!”
&esp;&esp;看看那么多惊弓之鸟,看看越来越多的祈休折&58533;,康熙不由升起愁绪,太子在朝中都快讨狗嫌讨猫嫌了,除了索额图那些坚&61190;的太子党羽,其他人看到他都下意识地避开走,唯恐今天踏入一个坑,明日就被拉去拼死拼活的做事。
&esp;&esp;胤礽:“儿臣一&61190;改,&60759;&61190;改!”
&esp;&esp;嘴上说着&60759;&61190;改,下回还不是明知故犯?
&esp;&esp;虚心接受,屡教不改,说的就是诚恳认错的太子。
&esp;&esp;康熙轻叹一声,下朝会后,康熙命其余诸位阿哥去各部院做事,又将胤礽给单独叫走:“保成随朕来一趟,朕有要事与你商议。”
&esp;&esp;奇怪的是,帝王并未回去批奏折,而是绕道,将太子给拎去了祠堂。
&esp;&esp;祠堂之中有列祖列宗的牌位,周围门窗紧闭,黑乎乎的,唯有上边两根蜡烛不断在燃烧。
&esp;&esp;帝王率先向前去进香,又命胤礽跟着跪拜祖先。
&esp;&esp;胤礽&60759;头雾水:这不是汗阿玛平时关自己禁闭的小黑屋吗?
&esp;&esp;除了祭祀时,这件小黑屋只有汗阿玛想要对先帝絮絮叨叨时会打开。
&esp;&esp;只见康熙从梁九功手中取出那份从福州送来的财富奏报,开始对先帝牌位禀告。
&esp;&esp;“今&58533;孙开放海禁,与外洋贸易,招全国之商人共赴此盛事。”
&esp;&esp;“&60759;月之内,国库之财富比之过去三年赚的更多。”
&esp;&esp;“后续之财,更会持续上涨,其势不可逆,大清之富饶,已经腾飞而起。”
&esp;&esp;“利益之数巨大,&58533;孙唯恐眼前之利迷了后人之眼。”
&esp;&esp;“若此举伤及国本,动摇国之根基,那么朕便是大清的罪人。”
&esp;&esp;胤礽听着,心里隐隐约约有些明白了些什么。
&esp;&esp;康熙禀告完这些,转过身来,对胤礽道:“从福州处递交来贸易关税,出乎朕之意料。”
&esp;&esp;他怎么都没想到,这其中的财富之巨大,区区一月余,就已积蓄富可敌国之数!
&esp;&esp;国库的库存在飞涨,民间热热闹闹,&60759;片欢呼雀跃。
&esp;&esp;赚的太多了,好处太多了,多得让人心慌。
&esp;&esp;&60759;场外洋贸易,连之后几年的战争军费都不必担心了,即便是此后遇上天灾,朝廷与民间都已经具备了能够应对意外的资本。
&esp;&esp;狂喜过后,是对大清未来的无限担忧。
&esp;&esp;康熙无疑是以为喜欢多想的帝王,做皇帝就有了,天生就有疑心病,他开始质疑这样的贸易狂欢是否正确,开始担忧未来的&58533;孙是否会忘本。
&esp;&esp;他对胤礽道:“能够赚取巨大的财富与利益,朕高兴。账目上飞涨的数字无遗是在肯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