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,天眼炽辰被他不断炼化,他亦能感觉到自己的视觉,仿佛同那枚虚幻的巨大天眼相连,合为一体。
&esp;&esp;他这时再取出自己的神目镜石,并将之投入那炽热的星辰中。
&esp;&esp;炽热星辰,大放光芒,比先前更加耀眼。
&esp;&esp;雷俊起身,踏罡步斗,绕星辰而行。
&esp;&esp;他口中念念有词的同时,手指凌空勾勒,形成一个又一个闪动光辉的灵符。
&esp;&esp;然后这些灵符围绕那炽热星辰飞旋流转,最后有节奏有韵律地依次投入那炽热星辰中。
&esp;&esp;炽热星辰里,开始浮现闪动光辉的道蕴与符文。
&esp;&esp;雷俊连续不断祭炼这件法器多日。
&esp;&esp;终于,那炽热星辰光辉不减的同时,开始变得温润。
&esp;&esp;其灵力所凝聚而成的天眼,此前虽然能观览四方,但自身高悬天上,同样显眼夺目,易为他人觉察。
&esp;&esp;而现在,随着雷俊不断祭炼温养,虚幻的天眼开始渐渐隐匿于空气中,仿佛消散不见。
&esp;&esp;但雷俊的视野与之相连,仍然可洞察观览周遭大范围天地。
&esp;&esp;“好,如此一来,算是初步达成设想。”一直绕行不止的雷俊,这时忽然停步。
&esp;&esp;他头顶上空,法力凝聚,显化一方巨大的道印。
&esp;&esp;道印下落,正印在那枚闪动光辉的星辰之上。
&esp;&esp;随着道印下落,下方星辰光辉收敛,完全化作一面古镜的模样。
&esp;&esp;古镜上出现道印印章痕迹,印痕一闪即逝,而古镜亦光辉进一步内敛,如同得了最终认定一般。
&esp;&esp;道印升回雷俊头顶,然后散做黑白阴阳二气,重新收回他体内。
&esp;&esp;雷俊招招手,那面古镜则落到他面前。
&esp;&esp;“先姑且称之为天目镜吧。”雷俊看着这面由神目镜石和天眼炽辰合炼而成的法器,微微颔首。
&esp;&esp;他带着天目镜,出了真一法坛洞天,回到现实天地中。
&esp;&esp;站在群山间,雷俊四下望望,然后手指点在自己的天目镜上。
&esp;&esp;镜面犹如水波般,轻轻荡漾并扩散,很快平复。
&esp;&esp;但镜面上呈现的景象,却已不同。
&esp;&esp;法器灵性升腾,但远比先前天眼炽辰那时低调。
&esp;&esp;天穹之上,仿佛有巨大的天眼出现但隐遁于空气中。
&esp;&esp;雷俊自身的意识里,霎时间视野连通天眼,可以观览上下四方,几乎无死角可言,且距离奇远,大幅超出他自身当前感知范围。
&esp;&esp;当雷俊集中精神,将精力集中到某个方向某一片区域乃至于某一点时,观察距离和清晰程度,更进一步提升。
&esp;&esp;这时景象便清晰呈现于宝镜的镜面上。
&esp;&esp;以距离和清晰度来算,亦远超原本的神目镜石。
&esp;&esp;“嗯,这下再用元磁剑丸,更方便锁定目标了。”
&esp;&esp;雷俊满意点头。
&esp;&esp;他同师父元墨白在这方面有过交流请教。
&esp;&esp;纯以目力论,天目镜的观测范围和精度,已经可以媲美部分七重天境界的修士。
&esp;&esp;雷俊又做了几个相关测试后,将天目镜收起,本人则返回真一法坛洞天内。
&esp;&esp;到了法坛第二层,观测如星图般的图谱。
&esp;&esp;和上次一样,图谱上的光点消失许多,剩余不足半数。
&esp;&esp;有些光点,还在流动。
&esp;&esp;有个别光点,位置却已经停滞,只在小范围内震颤摇摆。
&esp;&esp;雷俊回忆南荒的大概地形图,加以对照后,确认那里应该正是朱安江流域。
&esp;&esp;这么看来,那里确实可能存在地脉流转异动,可能有隋室后裔动摇地脉另立山河国运的节点。
&esp;&esp;巫门神舞一脉圣地歌婆山治下,有人同隋室后裔有关。
&esp;&esp;亦或者说,本就是隋室后裔血脉,由家族安排,投身歌婆山门下经营?
&esp;&esp;雷俊一边思索,一边出了真一法坛洞天,动身出发,前往朱安江流域。
&esp;&esp;一路行来,脑
BL耽美